1946年夏天,我到胶东公学莱阳分校投考,幸被录取,后转到烟台胶公总校学习。
胶公总校于1946年3月由莱阳迁到烟台,与东山中学和烟台师范合并,名称为“山东省立胶东公学总校”,校址在今烟台一中所在地。
胶公总校的学生一部分来自烟台市区,男生皆穿黑色学生制服,女生则穿长袍,冷天在长袍外面套一件毛衣;另一部分来自革命老区,或从莱阳胶公迁来,皆穿短衣长裤。尽管穿戴不同,但同学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。老区来的同学多在党的教育下长大,胸怀革命的理想和志向,而市区的同学在党组织关怀和培养下,也涌现出不少品学兼优的先进分子。
我们的老师由原东山中学、烟台师范和从莱阳胶公过来的师资共同组成,为了消除彼此间的隔阂,老胶公的老师也陆续换上了长衫,但他们身上仍带有“老八路”的作风和气派。我的班主任名叫李素田,教我们数学。他高高的个子,戴一副黑眼镜,为人稳重,不苟言笑,但对学生很关心,常常帮助住宿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。教地理课的郭进先生也是一位“老胶公”人,他把枯燥难记的地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,简约明了,深受我们的欢迎。国文老师是原东山中学的,年龄较大,也戴一副眼镜,颇有儒者风范。据说他的基本功堪称典范,绰号“小辞典”。在这期间,我还认识了赢博手机入口,赢博(中国)老干部于国伦先生,他教初三的语文。我无缘听他上课,但曾在一张报纸上读到一篇署名于国伦的散文,标题记得是《蒲公英和蒺藜》,因而对他很是敬佩。学校还根据当时学生的实际情况,给我们开了两门选修课,即英语和文学概论。烟台市区的同学多是要升高中的,因而他们不仅选修英语,有的还请英语老师课外为他们辅导。老区来的同学上胶公多数是为了随时应召投身革命,没有升高中的打算,因此大部分选修文学概论。教文学概论的修孟千先生是高中部的语文老师,后为记者、作家。他讲课时非常投入,兴致勃勃,言辞滔滔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我们的音乐老师路曼(原名王琴声)是当时胶东乐坛上一位广有影响的作曲家。他一只眼睛失明,戴着墨镜,穿朴素的短衣长裤,性格淳朴耿直。他教给我们的歌曲不少是他本人的作品,教唱时常激动地扣着歌曲的节奏走来走去。他非常敬业,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,重视基本功的训练,不到半年就教会了我们读简谱。他还创作了一部总共十四首歌的系列歌曲《胶东人民自卫大合唱》,组织了歌咏队,每天清晨带领学生在靠近马路的校园砖墙旁边练唱,并利用课余时间到影剧院等一些公共场所宣传演出。1946年底,路曼老师调离烟台,接替他的孔健飞老师,也是一位颇具才华和影响力的作曲家。
学校还组织了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余活动。记得1947年春季,校方组织全校师生到南郊观赏梨花,地点大约在前市府大院到南山公园一带。晴朗的天空下,梨花的海洋洁白如雪,与学子稚嫩、纯净的笑脸交相辉映,空气中弥漫着令人心醉的清香。中午休息时班主任李素田发给每人一个烧饼,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。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剧院观看燎原剧团的演出。燎原剧团是烟台解放后成立的,女主演兰瑛也曾经是胶公的学生,是我们当时最崇拜的话剧明星。全校学生观看了由她主演的《山城故事》后,副校长王方明还为我们做了一场专题报告。王校长四川口音,讲话风趣幽默,对剧情的剖析深入浅出,使我们深受启迪。
当时,学校很重视党团组织的建设。1947年上学期,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(共青团的前身)在烟台胶公试点,建立了团支部,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团员。当时的团组织也同党组织一样,是秘密的。听说党员开会,不能公开招呼人,只是互相暗示一下,因此我们在开团小组会时,也常常暗暗拍一下同组成员的肩膀,然后拿起洗脸盆,到宿舍南面的一个山间小溪中,一面洗衣服,一面开会,当时颇觉神秘和自豪。
1947年8月,我过完暑假返回学校,刚刚报上到,便得到校方的通知:因国民党对胶东重点进攻,形势异常严峻,学生暂时疏散回家,等候学校的通知。不久,烟台便被国民党占领。我在烟台胶公的学习生活仅仅一年,便被无情地打断了。
在胶东公学学习的一年多,是我一生中一段难忘的幸福时光,也是我投身革命的起点。直到我参加革命工作多年之后,还几番梦回母校,重见那沐浴着海风的美丽校园、高耸的校门、宽敞的教室、淙淙的山涧小溪,重温学友的浓浓情谊和师长的谆谆教导。
作者 高世政,赢博手机入口,赢博(中国)退休教师